健康园地

您的位置: 首页 健康园地详细

术后大面积肺栓塞牵生死一线,衢州二院多学科协作成功抢救

发布时间:2020-11-18本文来源:

近日,衢州二院多学科通力协作,争分夺秒,成功抢救了一名肝癌术后大面积肺栓塞患者,让其重获新生。

70多岁的舒老太因突发腹痛来衢州二院就诊。急诊上腹部CT发现其肝占位性病变,经进一步检查证实是肝恶性肿瘤(VB及VI段肿瘤),且胆总管内有癌栓形成,提示肿瘤为晚期。因肿瘤较多,且靠近肝总管与左右肝内胆管汇合处,周围有大血管,极易侵犯,手术需行VB及VI段肿瘤切除,相当于从肝脏里挖一块出来,术中出血风险极大,手术难度高。患者又是老年患者,身体情况差,这就更加增加术中及术后相关风险。就这样一个高难度案例来到了衢州二院副院长、普外肝胆中心主任詹银楚手中。詹银楚副院长详细了解舒老太病情后,组织科室团队为其制定了详细、周全的手术治疗方案。凭借着丰富的治疗经验和深厚的技术功底,詹银楚副院长及其团队为舒老太开展了复杂性肝癌切除+胆囊切除+胆总管切开取癌栓+胆道镜探查+T管引流术,手术顺利,术中出血少,术后复苏后安返回病房。

前几日,舒老太晨起小便后突发胸闷气闭,呼吸急促,痰不易咳出,血氧饱和度下降至55%……,患者情况万分危急,随时有生命危险!结合症状,詹银楚副院长考虑为肺栓塞,立即组织科室人员进行抢救,并将患者送至ICU进一步治疗。肺动脉CTA检查结果显示,患者双侧肺动脉栓塞,这和医生们先前的判断一样,病人随时还会有心脏骤停的可能。“像这种情况的病人还是比较少见的,栓塞来源考虑癌栓,特别是如此大面积的肺栓塞,本身肺栓塞死亡率高,大发体育app下载不敢掉以轻心。”詹银楚副院长说。

大面积肺栓塞抢救的关键是让血管再通,这就需要快速溶栓,但是病人术后不久,年龄又大,介入治疗或外科治疗困难,眼前摆着一个棘手的难题亟待解决。该怎么办?

一边是难以把控的风险,一边是危在旦夕的生命。“面对生命,尽心尽责”,詹银楚副院长第一时间组织了普外肝胆中心、ICU、呼吸内科、麻醉科等多科会诊,讨论最佳的治疗方案(保守抗凝治疗)。在医护人员的共同努力下,经过气管插管、抗凝、护肝、营养支持、抗感染等治疗后,舒老太血氧饱和度上升,血压稳定,意识渐清,呼吸平稳,医护人员终于松了一口气。

在医护人员的精心治疗下,舒老太病情稳定,无胸闷气闭等不适,可耐受一般活动,目前已出院。

“急性肺栓塞是一个急危重症,死亡率极高,常常是病人还没有送到医院就已经死亡。此次抢救,医院各科室通力合作,相互支持,在一场对抗死神的战役中,攻坚克难取得胜利。在此,为普外肝胆中心、呼吸内科、ICU、麻醉科、手术室、放射科各位同袍点赞!”詹银楚副院长说。

科普深一度

肺栓塞是脱落的血栓或其他物质阻塞肺动脉或其分支的病理过程,常是一种合并症,血管阻塞后发生肺组织坏死者称为肺梗塞。临床出现呼吸困难、剧烈胸痛、咯血、发热症状。可有胸部干、湿啰音、胸膜摩擦音、胸腔积液征及休克、发绀等表现。

血栓的来源主要是下肢深静脉,占80 %~90 %,其次是盆腔、前列腺静脉及心脏疾患 。久病卧床、妊娠、大手术后和心功能不全可发生深静脉血栓,是发生肺栓塞的病因。风心病发生的血栓及原发于肺动脉的血栓也是本病的原因。进入肺循环的栓子还可有脂肪、肿瘤栓子和气体等。肺栓塞的病理改变取决于栓子的大小及肺血液循环的状态。栓子大小为由微血管内的小栓子至大动脉的骑跨性血栓不等。较小的栓子未能完全堵塞血管时不易引起血循环障碍。多发小栓子能引起多发性小动脉分支栓塞,肺动脉主干或大分支被大的栓子堵塞可引起急性右心衰竭以致死亡。严重肺淤血患者的肺栓塞可导致肺梗塞。
    术后出现肺栓塞,主要是大型的全麻手术,手术时间比较长,而且患者多见于老年人,本身有心梗、血液循环障碍或者下肢静脉血栓的患者,发生几率就很高。血液中栓子脱落,随着血液循环运送到肺,在肺内的小动静脉中阻塞导致血液无法继续循环,氧气和物质无法运送到组织进行利用,最先出现坏死的细胞就是脑细胞,所以急性肺栓塞很难及时救治,通常都是不可逆的,危险性很大。


急性肺栓塞的治疗是为了抢救生命并使疾病稳定,使肺血流再通,同时防止进展为慢性肺栓塞。急性期使用抗凝治疗和溶栓治疗,纠正右心功能不全和低血压为主体,同时纠正低氧血症、止痛和抗心律失常。当内科治疗难以奏效时选择介入治疗或外科治疗。

蓝色箭头为术前检查提示右肝肿瘤位置

图为詹银楚副院长在手术

图为詹银楚副院长在手术

图为术中切除肝VB及IV段,白色处为肿瘤,直径约6cm

图为术中取出癌栓照片,大的癌栓约6cm,小的癌栓约2cm

图为肿瘤根治标本,胆囊与肝脏黏连处侵犯

图为詹银楚副院长在查房